入驻此处(首页+内页),送永久快审!
立即入驻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格尔木市委书记

国内新闻2周前发布 XiaoWen
548 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宣布,我国科学家在稀土电驱开采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新技术克服了规模化应用中的技术瓶颈,显著提高了稀土的采收率至95%以上,同时大幅减少了浸取剂用量达80%,缩短了开采时间70%,所需电能节约60%,并降低了向环境排放的氨氮量95%。这项研究成果表现出潜在的经济可行性,并于1月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期刊上。

稀土的应用和意义

li>

  • 低浸取剂用量:大幅减少浸取剂用量达80%,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 短开采时间:缩短开采时间70%,提高了生产效率。
  • 低能耗:所需电能节约60%,降低了运营成本。
  • 低排放:降低了向环境排放的氨氮量95%,减轻了环境污染。
  • 经济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新技术表现出潜在的经济可行性。相较于传统酸浸法,新技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污染更小。该技术还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稀土矿石。因此,新技术有望在未来大规模应用,推动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此次取得的稀土电驱开采技术重大进展,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稀土采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这将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稀土资源安全,促进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Electrokinetic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leaching of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bastnäsite containing ores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广告也精彩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