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的空间站外,目前全球正在运营的大型空间站就是由美俄等多国共同运营的国际空间站。尽管预计到 2030 年左右才正式退役,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国际空间站正因老化问题陷入危险状态。
私营航天企业打造商业空间站
美国的一些私营航天企业也试图打造商业化空间站。不过,这种发展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之后退役的国际空间站存在很大变数,而商业空间站自身的发展也充满挑战。
VastSpace 的商业空间站 Haven-1
美国太空栖息技术公司 VastSpace 宣布,该公司正在建造的全球首座商业空间支持商业任务。
AxiomSpace 的商业空间站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总部位于休斯敦的 AxiomSpace 公司宣布,该公司最早将于 2028 年开始运营一个自由飞行平台。Axiom 此前计划在 2030 年开始运营其商业空间站,新计划提前了两年。
商业私人空间站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私人空间站的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多方面的潜力和机遇,例如:
商业太空旅游
科研与技术创新
太空制造与生产
通信与数据服务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挑战
庞之浩认为,商业私人空间站也面临诸多挑战:
巨额资金需求:从设计、建造到发射及长期运维,需大量资金。私人企业融资压力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技术难题:要在太空环境稳定运行,需攻克生命保障、轨道维持、太空对接等复杂技术。
法规政策不明:当前国际空间法多基于政府间合作,私人空间站运营涉及的产权、责任界定、太空垃圾处理等法规尚不完善,易引发纠纷。
市场风险:太空旅游、科研服务等商业前景虽广,但市场规模初期有限。经济形势、突发事件影响消费意愿,客户数量和收入难达预期。
安全保障挑战:太空环境复杂,面临微流星体撞击、辐射等威胁,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系统。
结语
国际空间站的退役引发了对未来太空探索方式的思考。商业私人空间站的发展能否接棒尚待时间检验。这些私营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它们也代表了太空探索的新时代。如果它们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它们将为太空探索和人类太空发展开辟新的可能性。